当前位置: > 旧站数据
农资维权难需引起重视
【发布日期:2013-06-04】 【来源:】 【阅读:次】
民盟莆田市秀屿区支部成员、乡镇干部林清富、林丽琴、黄朝阳反映:为保障春耕备耕顺利进行,各地各有关部门都在开展农资专项打假行动,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但在打假之后的长时间维权过程中,由于农民朋友缺乏专业知识,少数农民在购买伪劣农药、化肥、种子、农器具等到假劣农产品、农用品后,造成许多损失,甚至是重大的损失却不懂得如何向相关部门投诉,而是自认倒霉,让不法经售商消遥法外。这种情况反映出当前农资维权难的社会现象,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农资维权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举证难。化肥、农药、种子、农用器具这些农资是好是坏,单凭肉眼难以辨认,等到发现是伪劣产品时,往往已过去了好长时间,失去了最佳维权时机。加上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资时很少索取发票和收据凭证,取证时往往很困难。
2、鉴别难。假劣农资的鉴定需要专业的机构才能完成,鉴定时农民朋友得自备车船费等开销去专业机构送检,而且鉴定本身的费用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这种高成本、长时间的维权之路,使得大多数农民只能选择放弃维权。
3、诉讼难。即便有了专业部门的鉴定结论,农民朋友要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于诉讼程序复杂、耗时耗费、维权成本高,最终不了了之。
为化解农资维权难题,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建议如下:
一、提高农民消费意识。农业、供销、村居等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要提醒农民在购买农资时,仔细察看产品包装相关标识和经营者的证照,索取发票,注意保存消费凭证,并要求看清出产时间、产品名称、数量、等级、规格、型号、价格等内容。
二、严厉打击坑农违法行为。各地工商、供销、农业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经常性开展打击伪劣假冒农资产品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在每年春种、秋种、冬种季节、农作物施肥、用药的时间段,对农资市场进行拉网式清查,严厉打击不法商家坑农行为。
三、开展常态化农资检测工作。各地相关检测机构,要在农资销售点张贴明白纸公布咨询热线和举报电话,进行常态化检测。同时,人民法院和基层法庭对涉及农资纠纷案审理时对农民诉讼费要采取减缓免措施,并从严从快处理,减轻农民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