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旧站数据
切实加强防汛工作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3-06-05】 【来源:】 【阅读:次】
民盟莆田市秀屿区支部成员郑文通、盟员、东峤镇干部林丽琴反映:四月份起,我省全面进入了主汛期。近几年来,每逢主汛期,都会给我省工农业生产和居民财产带来较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我省广大民众工作、学习、生活。究其原因是防汛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许多排水河渠或被各种垃圾堵塞,或被非法建筑挤占甚至被完全填埋影响了正常排洪泄洪;二是城市防洪设施管理中存在管理权与执法权不统一的问题,致使防洪设施被损坏得不到处罚和遏制;三是城市扩张的建设中重建设轻规划重地面轻地下,排涝系统脆弱;四是缺乏一个统一的洪水保险机制,尽管我国的《防洪法》也提到鼓励开展防洪保险,但却没有提到强制性要求。加之,我省自然条件复杂,以致每个主汛期洪涝灾害肆虐,表现为:
1、主汛期中,我省频遭暴雨袭击后,在内陆山区常常引发山洪暴发,产生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毁山毁路毁家园,救灾重建难度极大。
2、主汛期中,连续的强降水致使众多的城镇市区、街道频频“浮起来”,“洪水围城”、城乡“积涝”、村庄变“孤岛”屡屡出现,对处于缺食物、缺药物、缺饮用水和处于断电状态的“水中人”的救护和救济,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3、主汛期中,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肆无忌惮地吞噬庄稼,甚至给即将成熟的农作物带来灭顶之灾,给养殖业、种植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若发生洪涝灾害时或适逢天文大潮或遇到台风,便会产生排洪不畅或发生决堤事件,又将给沿海地区渔船、渔排和海水养殖以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建议:
一、深化督查不留死角。各地各级政府要切实有效组织相关部门做好辖区内所有水利工程的维护维修工作,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范,病险水库、水利枢纽工程抗灾设防和通渠清淤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和排洪泄洪畅通。
二、备足物资防患未然。各地各级政府要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及乡镇村居备足防汛抗洪物资。如救生衣、冲锋舟、麻袋、沙石及民用船只等,以备抗灾之需。同时要建设好避灾点,备足衣被、草席、粮食、药品、饮用水等,确保避灾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保障。
三、密切注视严阵以待。各地要做好防汛抗洪队伍建设,这支队伍应包括民兵、医护人员、乡镇村居主干、熟悉水文的工作人员、船工等,在各个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容易受洪水袭击的要害部位要派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全天候值守,要及时准确反馈灾情。
四、建立机制畅通信息。要建设好防汛预案和应急机制,做到责任到乡镇到村居到人员;要保持密切联系,使电话和信息畅通,在紧要关头要把信息快速传递到每一户人家、每一条渔船。同时要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把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五、加强法制建设,破解洪涝之困。相关立法机构要制定城乡防汛、洪水保险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对洪灾的法律责任,培养民众防洪救灾的法制意识。同时要提高防洪资金投入和防汛抗洪标准等。依靠法律法规,落实法律法规,破解洪涝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