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 旧站数据
加强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控是防止海域赤潮的关键
【发布日期:2013-06-11】 【来源:】 【阅读:次】
    莆田市政协常委、 九三学社莆田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黄秀姐反映:海水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物资基础。携带大量无机物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入海是引起海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随着我省沿海养殖业的大发展,加快了海水的富营养化,也为赤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物环境,使其增殖加快,特别是在高温、闷热、无风的条件下最易发生赤潮。海水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也使赤潮发生的频率增加。唯有加强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控、推广生态养殖,才能有效防范赤潮发生。
    目前,我省海洋监测和防灾减灾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省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完善的海洋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机制和体制尚未有效发挥,致使许多跨行政区域、跨行政部门的海洋环境保护问题难以解决,区域利益、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还无法有效协调。区域间、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尚未建立。充分发挥行政管理手段、经济手段、市场化手段的多种措施并举还不够。基层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作用尚未发挥。全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估,特别是结合区域发展背景资料,可持续经济、资源环境发展等指标进行海洋资源开发潜力的预测与分析还比较缺乏,难为形成有效的科技为管理服务的支撑作用。科技人才缺乏。全省沿海地区海洋环境保护队伍和能力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沿海县还处于缺海洋环保机构、人员、设备的状态,海洋环境监测能力、信息共享、人员队伍、技术支撑能力都难以满足海洋环境管理的需求。如莆田市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刚成立,海洋环保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负责海洋环保的管理人才和从事环境监测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熟悉业务的专职人员更少,相当人员为临时抽调或转行。
为此,建议:
    1.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实施跨部门跨区域联合规划、整治和执法。尽快出台规范性文件,规范海岸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排污口设置、排污申报、总量控制、违法排污处罚等涉海环保方面的责任单位及其权责。省级及沿海六地市海洋与渔业、环保等部门之间、沿海各地区间要建立近岸海域海洋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海洋与渔业部门要与环保、水利、海事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将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监测结果通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实现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各级海洋与渔业、环保、水利、土地、海事、监察等有关部门要经常组织开展对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状况的联合调查、联合整治和海陆联合执法检查,坚决查处污染近岸海域的违法行为。
    2.要控制污水入海量,防止海水富营养化。随着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如火如荼,近年来,我省的经济发展也迅猛。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较发达。然而也导致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中。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向海洋超标排放。按照国家制定的海水标准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对排放入海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要进行严格处理。优化产业结构。临港工业应重视旅游、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的发展,并鼓励发展风电和潮汐能研发、小试,实现高效、优质海水养殖。控制印染、钢铁、制浆造纸、差别化项目、化工项目的发展规模,限制煤电发展。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实行清洁生产和节能节水及资源综合利用。
    3.要建立海洋环境监视网络,加强赤潮监视 。把目前各主管海洋环境的单位,沿海广大居民,渔业捕捞船,海上生产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开展专业和群众相结合的海洋监视活动,扩大监视海洋的覆盖面,及时获取赤潮和与赤潮有密切关系的污染信息。 
    4.要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开展赤潮的预报服务 。应该对海洋环境和生态进行全面监测,尤其是赤潮的多发区,海洋污染较严重的海域,要增加监测频率和密度。为避免和减少赤潮灾害的发生,应开展海洋功能区规划工作,从全局出发,科学指导海洋开发和利用。对重点海域要作出开发规划,减少盲目性,做到积极保护,科学管理,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另外,海水养殖业应积极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加强养殖业的科学管理。控制养殖废水的排放。保持养殖水质处于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