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旧站数据
莆田市政协“三深入三服务”的实践与启示
【发布日期:2013-12-04】 【来源:】 【阅读:次】
今年,莆田市政协气势如虹。确定一个“三深入三服务”主题活动,贯穿全年工作,覆盖政协所有履职形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议,重点调研、专题视察、界别活动、提案办理全部围绕“三深入三服务”。
主题鲜明,内容集中,要求明确。
从现象上看,这是市政协在新形势下全面履行职能、创新工作机制所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从本质上说,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和全市总体工作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期望的具体举措。
2012年7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这是我市建市以来,省委、省政府专为加快莆田发展出台的第一份重要的综合性文件,开启了莆田宜居港城新画卷。
怎样才能围绕好这个中心,服务好这个大局?市政协党组为此多次讨论,深入分析市情本质,紧密结合政协自身的特点,最后确定开展“三深入三服务” 主题活动,即“深入企业服务经济发展、深入社区服务社会和谐、深入群众服务民生改善”。同时向全市政协委员发出倡议书,号召委员们当好宣传员、调研员、信息员、调解员,主动融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积极作为。
32个界别,7个专委会,市县(区)两级近1500位政协委员积极响应,纷纷行动,共同参与。
“加快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整治规范居民区附近夜市”等提案、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组织政协委员专题调研“发挥对台优势,吸引台商来莆投资”、“扶持发展民营医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等,一件件提案、建议,一次次调研、监督,无论是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工作,还是寻常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委员们为发展奔波的脚步从未停歇,为民生建言的声音从未减弱。在激情履职中,唱响“跨越发展、宜居港城”的主旋律,展现新风采……
深入企业服务经济发展
无论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推动,还是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的推进,都可见到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咨政建言的身影。
莆田民营经济十分发达,众多小微企业在莆田跨越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其发展同样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小微企业的发展牵动着委员们的心,不少委员深入企业,了解情况,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各种方式,向市委市政府倾智献策。
通过委员的努力,推动了市政府出台《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发展的意见》,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从多个层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改善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2013年前7月,莆田市规模以上工业小微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0.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6%。小微企业已成为莆田工业经济发展一大亮点。
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仅是市政协服务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深入三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市政协先后选择“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产业繁荣、海洋牧场、发展新型商业业态等10多个重点课题,组织委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一批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组织深入鞍钢冷轧、永丰鞋业、集友框业、双赢物流、万邦光电等纳税大户、规模以上企业和具代表性的小微企业,了解和研究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组织视察妈祖城、北岸赛得利差别化纤维、海峡纺织城、黄石工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用地、用电、融资、办证等实际问题,推动项目工程加快建设进度。发挥委员自身优势,开展联谊交友活动,为招商引资工作牵线搭桥。及时反映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不少有价值、有份量的意见和建议。
深入社区服务社会和谐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莆田中心城区不断扩大,从几平方公里演变到现在30多平方公里,由此带来的“上学难”问题成为社会焦点,社区群众反映强烈。
了解到这一信息后,民盟界别的市政协委员深入社区调研,形成《关于加快我市城镇中小学扩容的建议》。该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制订了《中小学教育布点专项规划》,重新修编《市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对新区新开发项目规划进行论证,确保每个项目的教育布局规划科学。
校园环境、交通安全、医疗卫生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政协委员们都记在心里。不少委员下班后,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了解城市管理情况,倾听群众心声。市政协委员林颖在走访社区群众时,听到市区一中学围墙外将建大排档,必定会影响学生学习和休息,同时存在安全隐患。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她连忙撰写了《关于大排档夜市另行选址的建议》,得到市政府的重视,相关部门采纳了建议。
“贴近社区,贴近居民,贴近实际”这是政协委员的独特优势。市政协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组织委员深入社区(村居),重点就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养老机构建设发展、农村医疗院所建设、预防未成人违法犯罪等事关发展大局、事关百姓利益、事关社会稳定的课题进行专题调研。组织委员参加市里的信访专项督导检查,深入重点社区、乡村和企业,逐案督促指导、处理解决信访案件。同时动员委员身体力行,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矛盾排查,释疑解惑,当好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使社会各种情绪得到渐进释放,人心得以有效凝聚,为发展稳定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
深入群众服务民生改善
办实事,解难题,促民生。市政协把履职为民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围绕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热点、难点,组织委员就城市管理、饮水安全、城区内河整治等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进行调研视察;围绕市政府安排的16件民生工程开展视察,跟踪实施进度和质量,推动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市政协领导带头挂钩贫困村、贫困家庭,走访仙游田楼、岭头、东溪、北岸秀前等村,每村筹集资金上百万元,帮助修建村道,修复水渠,安装路灯等。
福建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后,如何盘活投资数亿元的场馆资源,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调研后,从深层次提出建议,提出要适当开放省运场馆,让其成为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医卫、科技、教育界的委员踊跃参与市政协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为群众送医送药、送科技、送教育。仅市政协组织的义诊活动就有10多次,义诊群众上万人次,赠送医药10余万元。一年多来,全市各级政协领导班子共协调扶贫资金1600余万元,提出各项帮扶对策建议300多条,帮助挂钩贫困村、挂钩企业脱贫、解困;广大委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赠款物价值达500多万元,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奉献爱心,力尽所能帮助社区群众做好危桥修缮、社区绿化、纠纷调解等实事。系列活动中委员们回报社会、无私奉献的真情与风采,赢得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深入三服务”活动,秉承了“四下基层”和“访万户听民声,进一线解难题”所蕴含的本质和所体现的精神。这项活动为全市政协系统搭建了一个民主议事平台,使政协的组织协调机制更顺了,界别特色更凸显了,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发挥更好了,参政议政的心气更足了。
通过“三深入三服务”活动的开展,全市各级政协组织的工作作风得到锤炼,能力素质得到提升,工作领域得到拓宽。进一步密切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密切了政协和政府各部门的关系,密切了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关系。
市政协主要领导表示,下一步将认真总结活动经验,不断加以完善,围绕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政协工作创新,继续坚持不懈地把活动开展下去,向广度拓展,向深度延伸,力求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使政协工作更好地与人民群众相融汇、与社会各界相融通、与党政工作相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