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莆田市委主委、莆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玉芳反映:春节元宵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一直是新春过年的一项传统习俗。在以往,大家都认为烟花爆竹放得越多,越能预示新年有个风风火火的好彩头,所以即便是前些年一些地方的城区实行“禁炮令”, 一些结婚、迁新居的市民依旧会在午夜燃放烟花爆竹。还有一些人买烟花爆竹会有一种从众心理或攀比心理,觉得谁家放鞭炮越多越响,谁家就越气派,所以不仅要放,还要多多地放,显示“不差钱”。我省许多地方,城市区域或实行“禁炮令”、或实行“限炮令”。但从目前来看,落实得都不够到位,禁而不止,限而不制,形同虚设。逢年过节鞭炮声此起彼伏,少见有人监管;平时乔迁、结婚等等,更是家家可放,半夜凌晨都没有消停。大放烟花鞭炮所带来的噪声和环境污染,同时引起火灾等安全隐患。出台“禁炮令”“限炮令”,其本意并非弱化传统习俗的热闹和温馨,而是提倡用更加和谐文明的方式庆祝喜庆和节日,杜绝爆竹震天响、碎屑满天飞的不文明行为,同时也污染空气,影响环境保护。采取措施促使“禁炮令”“限炮令”落实到位,关系着政令权威是否得以实现,也关系着民风民俗是否“存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得以传承。现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春节将近,要引起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禁炮和限炮的意义,宣传政府的导向和决心。要鼓励和引导把购买烟花爆竹的钱用到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上。二要明确监管责任,“禁炮令”“限炮令”所列的监管部门很多,但多部门管辖往往就是落实不到位,须明确为主牵头单位,其他部门负责配合,才能做到事有人管、管能出成效。三要加强日常巡查。对违反“禁炮令”“限炮令”的,分阶段进行处置:先教育引导,再严格查处。对那些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要严肃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