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初,市政协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讨论、反复沟通协调基础上,与市委、市政府共同确定了2014年年度协商计划,将“推进社会办医改革、推进城镇化均衡发展、推进莆田北部山区生态旅游开发、建立水源地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4个课题列为年度专题协商议题。今年市政协六届十三次、十四次常委会议分别就这四个课题进行专题协商。会上,20余位委员代表各自课题组作了专题发言,从不同侧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市直各有关部门等领导到位就各自涉及的领域作有关情况汇报说明,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并听取了委员发言。本报将陆续刊登部分委员发言、部门回应及调研报告。本期刊出“推进莆田北部山区生态旅游开发”调研文章。
加快莆田北部山区生态旅游开发
菜溪瀑布
古典艺术家具
莆田国际油画城
涵江下洋古民居
莆台乡村合作项目香园草一角
根据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目标任务,市政协把“做大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经济”列入年度调研课题。今年2014年3月份以来,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根据市政协的工作安排和部署,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在陈元、赵爱红副主席带领下,开展“加快北部山区生态旅游开发,推进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一行分两组走访了湄洲岛、九鲤湖、菜溪岩、南少林、九华山、九龙谷、妈祖城、永兴岩等重点景区,深入了解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并听取县区、管委会旅游工作情况的汇报,为市政协专题协商会议做好前期调研准备工作。
在目标定位上,如何凸显莆台妈祖文化交流热络的独特优势和莆田旅游资源的特定优势,把莆田打造成为海峡旅游综合试验区的目标定位不明确,我市尚未列入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
●以“工艺城、博览城”为中心,以莆田艺雕、仙作家具、油画为代表,打造“工艺之都产业游”品牌 要突出文化创意特色,依托莆田工艺美术文化资源优势,将誉满天下的莆田工艺美术文化、美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紧密结合,打造以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中国仙作工艺走廊、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上塘珠宝城、油画城、石艺城等为代表的“工艺之都产业游”旅游专线,大力发展工艺美术鉴赏旅游、购物旅游,着力构建工艺品品赏购物之都,满足旅游购物需要,形成以工艺带旅游、以旅游促工艺的良性互动新型旅游产业链,成为著名的工艺美术品鉴赏游和购物中心,成为海峡旅游的品牌重要组成部分。 ●以“海岸线、后花园”为中心,以山海休闲、生态养生为特色,打造“美丽城乡生态游”品牌 要立足我市壶山兰水、荔林水乡特色,凭借 “仙游四大景”、“莆田二十四景”和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不断开发旅游新产品,积极建设农家乐、渔家乐、森林人家、休闲山庄、城市绿心等,要推进“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战略实施,使旅游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融为一体,把城市打造成旅游景区和休闲基地,提升城市的旅游度假休闲功能,优化城市的旅游度假休闲环境,打造城市的旅游度假特色和个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就地、就近旅游,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健康需求,使之成为大众旅游休闲的主打品牌。要以九鲤湖为龙头,连线九龙谷、菜溪岩、麦斜岩、东圳库区、绶溪生态风景线,打造国家风景名山胜水4A景区,成为观瀑、祈梦、飘流、攀岩的生态旅游品牌,以闽中革命司令部红色教育基地、永兴岩、瑞云山为核心的红色生态观光旅游产品,以绶溪公园、白塘湖、土海生态湿地公园和“五山”公园为主要内容的宜居莆田荔林水乡旅游产品,以南日岛和周边岛屿为核心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省级“五大旅游名镇”与省级“十大旅游名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品,以仙游度尾利农现代设施农业基地等以及莆田果蔬、花卉种植基地为代表的现代观光、休闲、体验农业旅游产品,启动莆田古民居、名人故居、古文化街等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以古谯楼、木兰陂、三清殿、夹漈草堂等古建筑,蔡襄、郑樵等历史名人以及国家级“非遗”莆仙戏、枫亭游灯等民俗文化为代表的莆田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丰富多彩、各具特色、面向大众的莆田“美丽城乡生态游”产品,并把莆田丰富的自然观光资源与深厚的莆田地域文化结合起来,给莆田旅游注入文化灵魂,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吸引力及生命力。
要抓住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委书记尤权率团赴台专门考察台湾乡村旅游为闽台旅游互动交流合作全新平台的契机,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要求,两岸共建一批“莆台乡村旅游实验基地”,持续推进莆台乡村旅游合作,通过学习借鉴台湾发展乡村旅游的先进理念,提升我市北部山区乡村旅游项目策划创意与经营管理水平,争取一批北部山区乡村列为我省“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深化莆台乡村旅游产业合作,打造海峡西岸知名的以山水观光和乡村体验为主的复合型的生态旅游产品和乡村旅游产品。(未完待续) (时报记者 郑育俊/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