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旧站数据
关于加快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5-01-30】 【来源:】 【阅读:次】
城厢区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郭继光反映:“大数据”也被称为巨量资料,它指的是网上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数据等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无法透过目前的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处理,无法整理成为对网络用户有用的资讯。所谓大数据产业,是指通过对各类庞大复杂的一般数据进行集合处理形成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信息精华,并由此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产业,通俗地说,是在信息沙海里淘金的产业。其产业本身是虚拟的,但能够对实体经济、社会活动产生指导意义。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一些国家估算该产业可达10%的年发展速度。国内广东、重庆、北京、天津等地已经率先启动大数据战略或布局大数据产业。
大数据是大产业、大机遇、大红利,发展大数据产业对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莆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造湄洲湾港口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因此建议:
1、尽快启动战略,组建发展团队
建议由市政府层面来启动我市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并请社会经济发展的各分管部门共同参与探讨。此发展战略须起到统一认识和规划的作用,内容包括相关信息技术及人才的积累、选择建立子系统开展试点、以及培育大数据分析运用的市场化服务企业等。
2、加强中外合作,培养技术人才
“信息时代”的信息呈爆炸式增长,计算机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数据形成、收集、复制、储存等基础性人才被大量培养复制,但能够真正解读数据,并能够据此创新形成有实用价值的信息精华的高端人才无法批量培养复制,成为稀缺型人才。我市可优先选择一批国内先进信息技术企业、由市政府牵线搭桥与国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以莆田学院为基地培养我市自己的大数据信息技术人才。
3、从子系统入手,以点带面推进
大数据产业尤其关注从数据的关联度、及时性和有效性三方面提升数据分析运用能力,可覆盖政府决策、社会管理、企业运营和公众消费等极其广泛领域。因此,产业发展战略的推广应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建议我市可先在农产品流通体系、食品安全监管、消费品销量监测等领域试点建立大数据产业子系统,为之配套相关数据收集、储存和分析运用服务。
4、培育运用服务,挖掘市场需求
大数据产业价值的体现还要求本市再培育一批大数据分析运用的服务企业,搭建有效沟通桥梁、进一步形成市场需求,对于我市传统制造业来说,大数据运用服务亦应同时关注逐步改变其自上而下的决策运营模式,直接由市场向一线服务人员传递信息、从而引导企业转型。对政府自身运行而言,大数据产业必须具备的集整体性、大体量、专业化于一体的要求,可以极大推进政府自身职能和决策、服务模式的转变。
5、关注数据质量,建立评估体系
建立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实质是运用政府威信帮助搭建起市场和企业间的沟通桥梁,要求取信各方、公开评级、市场运作、需要时还可在政府的督促下整改提升。优质的数据收集分析才能保证有效的数据运用服务,因此大数据服务还应包括数据质量分析平台,由专业机构和公众共同参与数据质量评分,对大数据分析运用服务企业进行市场化评级、同时建立不合格企业市场退出机制。
6、部署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区
目前,我市拥有2个国家级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木材加工区)、5个省级园区,已经具备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良好基础,这包括产业基础设施、企业机构聚集、海量数据资源、公共研发平台等多方面的优势。按照“聚集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推动创新应用、促进辐射带动”的模式,推进技术攻关,启动应用示范工程,部署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区,从事大数据关键技术的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