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 旧站数据
让莆田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生心中扎根
【发布日期:2015-06-02】 【来源:】 【阅读:次】
秀屿民盟支部副主委、笏石秀山中学黄黎明反映:莆田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青少年学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和接班人。通过在青少年学生中开设《莆仙历史》课程等方式,让更多青少年了解莆仙文化,传承莆仙历史,发扬优秀地方文化也是建设文化莆田的题中之义。
为此建议:
    (1)重新修编《莆仙历史》,作为中小学校本教材。分为小学版和初中版(目前只有初中版),《莆仙历史》内容可包括:妈祖文化,莆仙戏文化,莆田古代,近代,现代名人故事,地名由来,名山传说,民间传统工艺,饮食文化,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小学版的内容应精简、有趣、通俗易懂,要采用富有儿童趣味性的语言,配有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插图。初中版的内容主要以文字为主,内容详细,讲究人文性,知识性,教育性。《莆仙历史》应做到每个学生人手一册(目前学生手上都没有)。
    (2)《莆仙历史》应列入中小学生课程,并进行适当形式的考查。小学的《莆仙历史》教材可以与小学品德课结合起来开设。初中的《莆仙历史》可以添加在历史课中开设。小学生对《莆仙历史》教材可以作为了解,不进行考试。初中学生的历史科考试,包括初中升学考试,应该把《莆仙历史》教材纳入考试的范围,并占一定的分数值。这样,可以引起任课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促进教师真正地去教,学生真正地去学习。避免流于形式。
    (3)中小学校园中定期开展莆仙文化节宣传活动,开设莆仙本土音乐兴趣班,如“莆仙戏兴趣班”,“十音八乐”兴趣班,“传统工艺、木雕、竹编兴趣班”等。可以聘请莆仙戏剧团的艺术家,民间艺人,以及选择具有专长的教师来担任授课教师。
    (4)在每年我市举办的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比赛中,增加“莆仙戏”演唱比赛;妈祖文化歌舞比赛;讲莆田名人故事比赛:竹编、木雕现场手工艺制作比赛等项目。
    (5)政府拨款,建设规模较大,内容齐全的莆仙民俗文化博物馆,莆仙名人事迹展览馆。在周末,节假日时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
    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让莆仙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中小学生的心灵,并深深地扎下根,让我们的下一代孩子们成为莆仙优秀文化的学习者、保护者和传承者,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