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协商议政
关于打造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景观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建议案
【发布日期:2018-06-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莆市协〔20186                   签发人:林庆生

  关于打造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景观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建议案

市委、市政府:

根据市委、市政府、市政协2018年度专题协商计划安排,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林庆生于6月13日主持召开市政协七届七次常委会议,就“打造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景观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进行专题协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傅冬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张亦兵代表课题组通报调研情况。现把事宜报告如下:

会议认为,木兰溪是莆田人民的母亲河,去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千百年来,木兰溪基本为天然河道,洪涝灾害频发。1999年12月14日至2000年2月13日,时任福建省领导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三次莅临木兰溪调研,亲自为木兰溪一期防洪工程奠基,强调“治理木兰溪,造福莆田子孙后代”。莆田市委、市政府牢记嘱托,带领全市人民持续推进,把木兰溪初步建成具有防洪安全保障的亲水岸线、活力岸线、生态岸线,河道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综合走廊规划陆续编制,综合走廊建设有效推进,滨溪景观公园初具格局。

会议指出,木兰溪虽历经治水先贤和各级党委、政府承前启后持续治理建设,满足了防洪排涝、灌溉疏浚等基本生产、生活需求,但两岸综合功能运用与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的宏伟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顶层设计还不到位、水系保护亟需加强、沿岸空间预留不足,综合景观有待提升、资金投入渠道单一。

会议强调,壶山兰水是莆田人民的精神家园。保护好母亲河,建设好木兰溪,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精心打造,让木兰溪以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的新风姿,成为美丽莆田城市形象的代言人,成为创建美丽中国示范区的风景线。

会议经过充分协商,就“打造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景观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提出五点建议:

一、规划引领,保护优先,着力打造和谐木兰

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是广大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是现代城市软实力的最重要体现。要坚持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高品位规划、高起点保护、高标准建设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景观工程,在新时代开启木兰溪综合治理新篇章。一要坚持规划引领。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关键在木兰溪。要根据《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认真疏理整合与木兰溪有关的市级规划,在吸纳相关单体详细规划和概念性规划方案的成果基础上,科学制定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总体规划,实现多规合一。以总体规划为引领,把木兰溪建设成为一条拉动我市城乡一体发展的绿色产业带和锦绣风光带。二要坚持保护优先。要秉承“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正确处理快与慢、加与减、破与立和当下与长远的关系,加强两岸生态保护和自然恢复,退耕还溪,退路让堤,还水于民,还绿于民,还木兰溪流域以宁静、和谐、美丽。要依法治水,画出红线,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乱占滥用,对滨溪违章建筑、违规种植加大整治力度,把影响防洪排涝和整体景观布局的建筑物下决心拆除,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水一体、城溪共荣的靓丽港城,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莆阳大地。三要坚持统筹推进。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将以木兰大道、滨溪路、防洪堤岸、休闲绿地、游憩绿道为架构,勾勒一幅“清明上河图”般的发展蓝图。由于覆盖范围广、项目内容多,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既要整体谋划,又要突出重点,在顶层设计引领下分期、分段、分步推进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景观建设。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协调,疏理人文自然风貌,整合山水湖海廊道,引导乡村绿色发展,建立滨溪休闲体系,把山水—村镇—谷地—城市—水乡—海湾多姿多彩的人文地貌串珠成带。

二、精准施策,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木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尊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一要在天更蓝水更清上下功夫。 要以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对木兰溪流域的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统筹考虑木兰溪沿岸公园、绿地、绿道、景观、健身等设施建设和古堤、古树、古民居、古渡口等重要文物,全力推进南北洋水系综合治理,同步建设河道截污管道和生态廊道,截污清淤,引清活水,改善河水,改良河床,恢复河滩,修复河岸。适当放生鱼类,实行木兰溪水系休鱼制度,严禁网鱼、电鱼、炸鱼、毒鱼,形成生态的动植物群,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推进小水电站绿色改造,退出一批对生态影响较大的老旧小水电站,保障河道生态基流,维护河道水体健康。严禁企业废污水偷排漏排,严禁城乡固体垃圾乱堆乱放,严禁燃烧生活垃圾和工业废边角料,严控农村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止烧烤、小餐馆等对周边空气、水质的负面影响,防治大气污染,让莆田的天更蓝水更清。二要在河更畅岸更绿上下功夫。打通断头河,腾出因城市建设而一度被挤占的河道空间,运用环保生态材料、采用生态技术修筑驳岸或改造临水堤岸,加快推进木兰陂生态修复和南北渠等连通工程,确保木兰溪水系的通畅。道路建设应避免大挖大填,防止破坏周边生态环境。滨溪休闲绿道、漫步道、亲水广场建设要融合智能城市、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漫步道的设计建设应符合骑行运动、跑道功能等要求。绿道、园林建设要配建现代生活需求设施,如房车停靠栖息地、新能源车辆充电桩、亲水栈道、休闲驿站、观水平台等。合理配置乡土树种,注重植物群种的多样性、稳定性,结合我市木雕产业,适当引进种植一些名贵红木树种,既增强观赏性,又成为聚宝盆。绿化带应大量配植市花月季,努力建成“百里景观带,万亩月季花”,将木兰溪两岸打造成“福建的婺源”。南北洋等城涵内河岸边,广植水系荔枝,进一步做大做优城市绿心,永续“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艳丽景色。三要在风更和景更美上下功夫。要合理控制木兰溪两岸城市型界面、自然生态型界面和乡村田园型界面,科学核定临溪区、近溪区和望溪区的城市天际线,错落有致,惠风和畅。加快建设宁海闸,在江南水乡呈现“高峡出平湖”的奇观,使“夜游兰溪,泛舟木兰”亲水体验成为现实。加强湿地保护,加大种植芦苇,为白鹭等鸟类栖息繁养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显现兴化大地。

三、激活积淀,彰显底蕴,着力打造文化木兰

古往今来,木兰溪承载着莆田的沧海桑田。要充分挖掘两岸独特的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侨乡文化和民俗风情等人文资源,力求做到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工艺造景相结合、历史文化积淀与文化个性创造相结合、地方独特风格与民族优良传统相结合,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注重特色,展现风采。一要大力疏理莆阳文脉。我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俗文化古韵悠长,宗教文化影响深远,祖地文化根深蒂固。要发挥我市人文荟萃的优势,追寻“南湖三先生”来莆开学的文明曙光,弘扬“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品味千年古刹广化寺禅宗文化、南少林禅武文化和民间信仰“三一”教的博大精深,传承“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民风祖训,赏析南戏活化石莆仙戏的千年余韵,维系先辈“下南洋”的祖地情结,展现“刻苦耐劳、顽强拚博、勤俭节约、忠厚谦和、勇于奉献”的地域性格,把莆阳文化的根脉,汇聚到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景观工程中。二要大力传承文化遗存。我市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同一颗颗珍珠镶嵌在木兰溪两岸,要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大力加强对千年古堤镇海堤和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木兰陂的保护,加快建设木兰湖公园和宁海闸湿地公园,改善提升木兰陂和镇海堤周边环境,促进这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貌换新颜”。加大对宋城保护性开发和周边环境整治,修旧如旧,拆新建旧,重点推进“六街八景”的开发建设,重现古色古香的明清街区景象。优化罗苜田区域结构,对东方二十五坎、延宁宫妈祖叠蔗塔、顺茂隆宅等古民居、古建筑进行先保护后开发,重现“小上海”商贸重镇和“东方威尼斯”的江南水乡风貌。挖掘古民居、古村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洋尾、前连、东阳等历史文化名村和名人故居整体风貌,让历史文化名村、名人故居与荔林水乡交相辉映。三要大力构建文化长廊。要整合文化资源,凸显莆田元素,高起点、高品位、大手笔建设木兰溪文化长廊。建设莆田水利博物馆,摄制微电影展示治水的梦想与光荣,让裴次元、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和原鲁山等治水先贤永铭在莆田发展的历史丰碑上。创办莆田历史名人纪念馆、兴化民俗体验馆和世遗文化展示馆,通过展演、展览、展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感受莆田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无穷魅力。制作“千古诗人咏莆田”石刻,把朱熹、徐霞客、郭沫若和本邑的17名宰相、21名状元、2482名进士等历史名人的墨宝,镶刻在木兰溪两岸,让游人感悟莆田深厚的文化底蕴。利用民间传统工艺雕塑展现戚继光、林隆恩、李富、陈文龙等民族英雄和陈国柱等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创作妈祖颂大型群雕,展示妈祖丰采,弘扬妈祖精神。发掘历史上“魁亚同榜”、“一邑半榜”、“东学四园”、“一门五学士”、“一方文武魁天下”、“六部尚书占五部”、“一门两丞相,九代八太师”、“一门九刺史,三代五廷魁”、“唐室安王裔,宋朝制幹家”等典故,创作城市雕塑,矗于木兰湖公园,丰富公园文化内涵,传承尊师重教民风,重振“文献名邦”雄风。讲好莆田故事,把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蓝球城市、特色魅力城市、木雕之城、田径之乡、戏曲之乡、绘画之乡、银饰之乡、摄影之乡和古典工艺家俱之都等用现代艺术手段展示在滨溪两岸,展现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的矫健步伐。

四、因地制宜,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富饶木兰

要紧紧抓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和实施高质量赶超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因地制宜,提质增效,着力打造融绿色产业、休闲旅游、生态人文为一体的百里滨溪风光带和绿色发展带,让最美母亲河永葆生机与活力。一要加快建设木兰大道。建设木兰大道是我市完善交通网络、拓展发展空间、方便群众生活、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要统筹考虑沿线生态环境、产业布局、旧村改造和幸福家园、美丽乡村建设,预先谋划地下管廊和城际轨道等重大基础设施,优化提升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的功能定位。呼应木兰溪自然风貌,融合木兰春涨、三紫玉带、东甲晨光、宁海初日、白塘秋月等名胜古迹,实现“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愿景。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施工建设,把木兰大道建设成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的黄金大道,带动产业集聚、促进群众增收的富民大道,整合流域景观、促进全域旅游的旅游大道。同时,要加快滨溪路建设,实现木兰大道与滨溪路无缝衔接,构建较为完备的木兰溪两岸快慢交通体系。延伸打通文献路、学园路等通往木兰溪的城市道路,消除“断头路”和“无尾路”,彻底解决妨碍城市便捷交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二要加快发展全域旅游。要以木兰溪、木兰大道和滨溪路为轴,依托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传统村落,精心谋划生态旅游线路,倾力培育特色旅游品牌,大力推进“旅游+”,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促进、共同提升。要积极打造兰溪源文化公园、西山田园采摘园、前连侨乡文化公园、木兰陂水利公园、玉湖城市文化公园、宁海闸生态湿地公园和三江口入海湿地公园等“木兰十八园”精品项目,提升我市旅游产业内生动力。以城市绿心为龙头,进一步综合整治南北洋水系,融合绶溪公园、东阳古民居、东阳湖和梅妃故里、戚继光祠、壶公山等壶山兰水田园风光,创建5A荔林水乡国家公园,增强我市旅游竞争力。以木兰陂和广化寺为依托,完善木兰陂周边功能布局和环境品质,提升木兰陂水利公园、广化寺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整合丰富的温泉资源,培育具有莆田特色的集旅游接待、历史文化和健身养生为一体的休闲养生旅游产品。整合提升沿线的前连、东阳、洋尾等历史文化名村和江东省级旅游村,培植开发园头绿洲,有序推进民宿旅游发展。完善滨溪路等城市慢行体系的功能,举办木兰溪生态马拉松和绿色竞走等体育赛事,促进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优化水上旅游环境,建设水上千米龙舟标准赛道,举办游艇、飘流、皮划艇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水上休闲运动,打造水上体育旅游重点景区和精品项目。三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要科学把握木兰溪两岸各个乡村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等特征,统筹谋划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需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发展田园综合体,制定农村产业引导目录,实施“一村一品”计划,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幸福家园、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续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建设度尾文旦柚、华亭桂园、常太枇杷、荔城荔枝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引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破除旧动能,培育新动能,进一步优化提升沿线的古典工艺家具博览城、华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工艺美术城和陈桥红木家具园等,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传统特色产业、工艺美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新能源汽车、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和“互联网+”等,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五、创新机制,整合要素,着力打造清新木兰

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遵循,创新体制机制,突出要素整合,努力把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景观工程打造成美丽莆田、清新福建的示范风光带。一要加强机制保障。建议成立高规格的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建设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综合走廊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相关县区按照市里的规格、规模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进一步发挥水务部门和木兰溪防洪工程管理处的职能作用,增强综合治理木兰溪的整体合力。建立健全综合走廊建设的目标考核、干部问责和监督检查机制,进一步完善“河长制”,细化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落实。二要加强资金保障。要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综合走廊投入机制,政府市场两手发力,采用BT、BOT、PPP等模式引进社会资本,保障建设所需资金。依托城投公司,适时组建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争取打包上市,进一步扩大投融资规模,促进综合走廊的可持续发展。三要加强人才保障。要坚持依法治水、科技兴水、人才强水,加强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景观建设的人才队伍和养护队伍的建设,切实增强勘测设计、建设管理、后续维护、依法行政的能力。

政协莆田市委员会  

   2018622